cg原画怎么上色好看一点?
要让CG原画上色更美观,需从色彩理论、光影塑造、细节处理三方面综合提升。下面根据色彩方案与搭配、光影与结构塑造、细节与质感提升、实用技巧与避坑指南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。
一、色彩方案与搭配
1.主题与情感匹配
根据作品主题选择主色调,例如自然场景用清新明快的颜色,机械题材用冷灰金属色。不同色彩能传递情绪差异,如暖色显活力,冷色显沉静。
2.控制色彩平衡
避免过度饱和或过灰,通过调整明度(亮度)和纯度(饱和度)增强层次感。例如,亮部可适当降低饱和度,暗部增加冷暖对比。
3.活用冷暖对比
在光影交界处,亮部偏冷、暗部偏暖的搭配能增强立体感,同时避免颜色“发闷”。
二、光影与结构塑造
1.分层次处理
(1)底层:先铺固有色,确定整体色调;
(2)中层:添加阴影和高光,注意光源方向(如顶光、侧光)对物体体积的影响;
(3)顶层:用叠加或柔光图层强化高光细节。
2.光影逻辑清晰
阴影需基于结构而非随意涂抹,例如褶皱处根据布料起伏刻画明暗。避免平涂,可通过剪贴蒙版分层控制范围。
三、细节与质感提升
1.边界过渡自然
相邻色块交界处添加中间色过渡,例如用低饱和度颜色柔化边缘,避免生硬。
2.材质表现差异化
(1)金属:强反光和高对比度;
(2)布料:柔和渐变与纹理叠加;
(3)皮肤:微妙的红润过渡和皮下血管细节。
3.点缀与氛围渲染
在完成主体后,添加环境光(如反光、补光)和特效(如光晕、颗粒),增强画面氛围。
四、实用技巧与避坑指南
1.工具使用优化
(1)线稿层设为“正片叠底”模式,便于上色时保留结构;
(2)善用PS的“色相/饱和度”“曲线”工具调整局部颜色。
2.避免常见问题
(1)脏色:减少直接从照片吸色,手动调和更可控;
(2)扁平化:通过增加明暗对比和色彩变化打破单调。
3.练习方法
(1)多临摹优秀作品,分析其配色和光影逻辑;
(2)从黑白稿练起,强化结构理解后再上色。
CG上色的核心是“用色彩强化结构”,需兼顾科学的光影逻辑与艺术化的色彩表达。建议分步骤练习:从单色明暗练习→固有色铺设→复杂光影刻画,逐步提升对色彩和质感的掌控力。